驱蚊产品竟是农药?给宝宝用,需认准这4种成分!

作者:奶粉智库
2024-05-20

立夏已过,随着气温慢慢攀升,蚊子生长繁殖也更加迅速,近日奶粉智库后台留言中,如何给宝宝安全驱蚊相关的问题也多了起来,其中有一条还提到给宝宝买的驱蚊液标了“农药”还能用吗?今天,粉哥就从问题源头出发,从如何选择驱蚊产品,怎么有效防蚊,以及被蚊子咬了如何护理三个焦点着手,给大家送上一份详细攻略。这个夏天,粉哥和您一起守护宝宝不被“叮”~


驱蚊产品竟然是农药?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如果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标明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


也就是说,正规驱蚊产品都应有“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农药登记证号”,如下图所示某款产品的登记证号和生产许可证:



所以,有防蚊、驱蚊功能的产品确属农药范畴。不过,“农药”二字看来刺眼,但是大家不必恐慌,标签上有农药登记证号,这是在我国登记的合法产品的标志,代表是经过实验室药效试验认证和安全测评的产品。只要是正规驱蚊产品,其成分含量浓度都是达到了无毒无害要求的,合理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而粉哥在研究时发现,市面上防蚊驱蚊相关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名称明确说明具备防蚊驱蚊功能的;另一类是产品名称以舒缓、防护等用词为主,多为驱蚊手环、驱蚊贴、驱蚊扣等形式,主要成分多为植物精油,其中大多含有少量驱蚊成分,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有农药登记、生产相关批号,后者没有,如下图:



如何正确选择驱蚊产品?


所以,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并宣称驱蚊防蚊的产品,家长在选择时关键看三个方面:一是看有没有农药登记、生产批号;二是看有效成分是什么;三是浓度含量是多少。


首先,在选择驱蚊相关产品时,要注意查看说明书,明确是否有农药登记、生产批号,若没有的话,则该产品纵使含有少量驱蚊成分,驱蚊效果可能也达不到理想水平。


其次,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推荐,有效驱蚊化学成分有四种,分别是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桉叶油,其中避蚊胺是研究最多、使用最广泛的成分。具体来看:


1.避蚊胺


避蚊胺是一种高效广谱昆虫驱避剂,对蚊、蠓、蚋、白蛉、虻、蚤、蜱、恙、螨和蚂蝗等均有良好的驱避作用[1]。其作为驱蚊成分已经广泛运用数十年了,使用浓度建议控制在10%-35%,有效时长为2-6小时,2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用。


2.驱蚊酯


驱蚊酯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昆虫驱避剂,相比较于应用更广的避蚊胺,它的驱蚊效果较为弱一点,但对皮肤的刺激性会相对较低,使用浓度建议控制在10%-20%,有效时长为6小时内,2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用。


3.派卡瑞丁


派卡瑞丁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评定为,除避蚊胺外最有效的驱蚊剂,具备驱蚊效果好、防护时间长、皮肤刺激性小等优点,使用浓度建议控制在5%-20%,有效时长为3-12小时,6个月以上宝宝可用。


4.柠檬桉叶油


柠檬桉叶油是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推荐的四种驱蚊成分里,唯一的一种天然植物驱蚊成分,也正是因为是天然成分,存在易挥发的特点,使用时需要反复涂抹,使用浓度建议控制在10%-30%,有效时长为2-6小时,3岁以上人群可用。


除了这四种之外,驱蚊产品常见成分还有氯菊酯,这种成分不能直接涂抹于皮肤,是衣物和设备专用,故没有适用人群限制,喷涂于衣服后需将衣物晾干后再穿。另外,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用到风油精、清凉油和花露水,一般含有薄荷脑、樟脑等成分,若过量使用有神经毒性,不建议给2岁以下宝宝使用。


特别提醒:


①不管是什么成分的驱蚊剂,使用前都需要仔细查看说明书,并且不要涂抹在宝宝的手、口、眼、鼻等黏膜等黏膜敏感部位,外出返家后可将所涂抹的驱蚊剂清洗一下。


②注意区分驱蚊产品和止痒产品,若宝宝已经被蚊虫叮咬,在创口涂抹驱蚊产品是错误的做法,其毒素可能会通过创口给宝宝的皮肤造成刺激。


物理防蚊是关键!


对于婴幼儿家庭来说,建议大家尽量采用物理防蚊手段,比如做好以下几点就能有很好防蚊作用。


1.做好个人清洁


宝宝代谢快、出汗多,所以蚊子格外爱叮宝宝,那么平时家长就要注意做好宝宝个人卫生,比如勤洗澡、勤换衣,让宝宝的皮肤能保持良好的清洁与干爽。


2.做好环境清洁


蚊子喜爱的环境是阴暗、潮湿的,想要家里蚊子少一些,就要做好居家环境清洁。详细来说,要注意及时清理垃圾,定期打扫卫生死角,还有空调、饮水机、花盆底等可能有积水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清洁处理,让整个居家环境保持干爽。


3.外出注意事项


若要带宝宝外出,可避开上午8-10点和下午16-18点两个蚊子活跃高峰期,同时可以尽量给宝宝穿着浅色长衣长裤,尽量避免带宝宝在树荫、草丛、凉亭等蚊子聚集地长时间停留。


4.物理防蚊措施


蚊帐、纱门、纱窗等物品是非常安全且能有效防蚊的手段,不但不会对宝宝造成刺激或者伤害,防蚊效果也很好。另外,在室内开空调同样是能有驱蚊效果的,不过要注意正确使用空调,具体来说:


室内温度最好恒定在24-26℃,尽量不要频繁开关空调,否则冷热交替更加可能导致宝宝感冒。同时,宝宝的小床不能对着空调风口,外出后回家不能立马进入空调房,还要注意定期做好空调清洁哦!


不建议使用的驱蚊手段


如今市面上的驱蚊产品是五花八门,驱蚊手环、驱蚊贴、驱蚊手表,甚至还有驱蚊APP,这些产品不能说没用,但确实驱蚊效果不明显,反而可能有安全隐患。


尤其是驱蚊手环、手表类产品,这类产品的驱蚊成分,一般都滴加在手环的纤维材质中,其外观大都设计得精致美观,深得小朋友喜爱,于是很多小朋友喜欢将手环凑近细看、细闻,这就提高了所接触驱蚊成分的浓度,存在一定的风险。


另外,对母婴家庭而言,传统蚊香盘和电蚊香也不是理想的驱蚊选择,两者驱蚊的原理是同样的,有效成分都是具有杀虫成分的化学制剂,包括除虫菊酯、多环芳烃等。其中,电蚊香的原理是利用热气蒸发出化学制剂,通过挥发出来的化学制剂杀死蚊虫,婴幼儿的呼吸道十分敏感,长期大量使用对其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而蚊香和在燃烧过程中不但有菊酯等成分,还会释放 PM2.5颗粒,对宝宝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都可能有不良影响[2]。总之,不建议使用蚊香盘、电蚊香,若必须使用则尽量选择通风、开阔处。


值得提醒的是,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劣质蚊香,除了含菊酯外,还含有六六六粉、雄黄粉等,这些物质对人体有毒性,并会在体内蓄积,对婴幼儿则安全威胁更大。如果室内通风不良,用这些蚊香可能使人慢性中毒产生鼻黏膜炎症、喉部不适、头晕、头疼等症状。


被蚊子叮咬后如何护理?


婴幼儿抵抗力较弱,皮肤又较为娇嫩,被蚊子叮咬很容易引起局部红肿瘙痒,若叮咬处皮肤被抓破,破溃部还有感染风险。因此,当发现宝宝被蚊子咬了,及时做好护理很关键。首先,要及时修剪宝宝的指甲,防止他们抓破皮肤,然后可根据叮咬具体情况来进行护理,例如:


1.有轻微凸起、无红肿的蚊子包,且宝宝未出现抓挠行为,可以用肥皂水清洗被咬皮肤,用冷毛巾适当敷一下,后续完善防蚊措施就好。若宝宝有抓挠行为,可以使用外用炉甘石洗剂(若皮肤已有破损不适用)进行止痒,缓解瘙痒不适感,若使用后皮肤出现肿胀和硬结,则需要就医用药。


2.有较大凸起、又红又肿的蚊子包,宝宝烦躁不安,频繁抓挠,则可能出现了过敏现象,建议及时带宝宝就医用药。这里也要提醒一下家长们,尽量不要给宝宝自主使用止痒药品,不少止痒产品都含有抗组胺类药物——苯海拉明,而这种成分是不适合2岁以下宝宝使用的。


一句话总结,正规驱蚊防蚊产品的确是农药批号,但按照说明书合理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婴幼儿家庭一定要注意宝宝对驱蚊产品刺激性、过敏性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带宝宝就医!若有更多疑问,可在评论区向粉哥提出来哦~


参考文献:

[1]董瑞武,董桂蕃,王效义.避蚊胺(DETA)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1993(10):455-456.

[2]婴幼儿家庭别用蚊香[J].社区医学杂志,2007(16):64.

来自:奶粉智库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