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贫血有哪些症状?
家长如何判断呢?
宝宝虽然还小,但他们的身体会通过一些信号告诉我们他们可能贫血了:
脸色从粉嘟嘟变得苍白;
精神头不足,总是提不起劲;
活动力下降,不再是那个满屋子跑的小家伙;
生长发育慢,身高体重增长缓慢。
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IDA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当血红蛋白(Hb)降至70~80g/L时,宝宝会开始出现面色苍白,以及手掌、甲床或结膜苍白。当Hb水平降至<50g/L时,宝宝会出现烦躁、厌食和嗜睡,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若Hb持续下降,则可能发生高输出量心力衰竭。[1] IDA时还会出现异食癖。
导致宝宝贫血的因素
1、妈妈孕期缺铁:
妈妈在孕期铁摄入不足,会导致宝宝先天储铁减少,出生后容易贫血。有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史,或曾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早产儿贫血,也更易造成IDA。
2、生长发育快:
宝长得快,铁需求变大,不及时补充易贫血。肥胖儿童的铁缺乏患病率更高。
3、喂养方式:
尽管母乳铁吸收率高,但含铁量低,长期纯母乳喂养而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或未使用铁强化配方乳也会导致宝宝缺铁。对未满12月龄的婴儿喂养普通牛奶(非配方奶),增加婴儿肠道失血。
宝宝发生贫血,家长要怎么办?
口服铁剂
治疗宝宝贫血的方法主要是补充铁剂,目的在于使血红蛋白迅速恢复正常并补充体内铁的储量。最安全有效且经济、方便的方法是口服铁盐。硫酸亚铁、葡萄糖醛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亚铁盐较高铁盐易于吸收。
口服铁盐的疗效迅速,4~6周即可使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以小剂量铁剂维持治疗2-3个月,以保证体内有足够的铁储存。
注意:补充铁剂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何预防宝宝贫血
定期体检
3岁以内的宝宝可在3、6、9和12月龄,1岁半、2岁、2岁半、3岁定期筛查;3岁以上儿童(包括青春期)每年至少筛查1次。
合理饮食
宝宝可以添加辅食后,首先添加肉泥、肝泥、强化铁的婴儿谷粉等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肉类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度高于非血红素铁,还可促进后者的吸收。逐渐加入多种动物类食物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增强铁的吸收。保证均衡营养;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挑食等。
适量补充铁剂
宝宝生长发育较快,食物中所含的铁量常常不能满足其铁需求,口服铁剂可作为补充,母乳喂养的早产儿从2 周龄开始到12月龄服用铁剂[2~4 mg/(kg·d),最多15mg/d];足月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儿从4月龄开始服用铁剂[1mg(/ kg·d),最多15 mg/d],直至婴儿饮食中含有足量的铁的辅食[1],例如每日至少2份铁强化婴儿米粉。
注意:
如果宝宝没有出现缺铁症状,或者只是轻度贫血,我们可以通过食物来补充;如果贫血程度在中度及以上,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补铁常见的三个误区
误:菠菜和豆类是补铁的最佳选择
真:虽然菠菜和豆类含铁,但它们含有草酸和植酸,会抑制铁的吸收。更好的选择是红肉、猪肝等动物性食品。
误:鸡蛋是补铁的好食物
真:鸡蛋黄确实含铁,但其铁的吸收率较低。可以给宝宝吃蛋黄,但不应依赖鸡蛋作为唯一的铁来源。
误:铁锅烹饪能增加食物中的铁含量
真:铁锅烹饪可能会增加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但这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利用度远低于血红素铁。
宝宝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让我们一起努力
为宝宝打造一个“铁”打的健康防线
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
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
参考文献:
[1]陈立,邵洁,陈艳妮,等.儿童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3,38(03):161-167.DOI:10.19538/j.ek20230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