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头3个月如何科学喂奶?“按需喂养”≠“按哭喂养”!

作者:丽梦
2020-08-17

当宝宝呱呱落地,吃上第一口奶,家长就开始为宝宝的喂奶之路操心。尤其是宝宝出生头三个月,是飞速生长发育时期,吃奶是宝宝的头等大事。想要长得好,喝奶少不了,但是如何给0-3月龄的小宝宝科学喂奶,却让不少家长犯了难。

在宝宝智库小红书上就常收到这两类问题——

一种是担心宝宝没吃饱的:

“出生没多久的宝宝,连续睡了五六个小时了,他不饿吗?要不要叫醒喂奶啊?”

“宝宝总是哭,是不是我没喂够奶啊?”

   还有一种是担心宝宝吃撑的:

“宝宝隔一个小时就要吃奶,好担心他不知道节制吃撑了啊!”

“我是严格按需喂养,每次宝宝想吃奶就喂,这样下去会不会喂多了啊”

诸如此类的均是对“到底该多久给宝宝喂一次奶?喂多少奶合适?宝宝吃饱没有?”的灵魂拷问~

不得不说,养娃真难,养0-3月龄的小奶娃更是难上加难!这个阶段的小宝宝处于飞速生长发育期,但是肠胃还不成熟、胃容量小,常通过少食多餐的方式获取营养,喂哺次数很难有个固定标准,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那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按需喂养!

微信图片_20200816235802.jpg

为什么要按需喂养?

按需喂养是目前最被推崇的喂养方式,按需喂养更符合0-3月龄这个阶段宝宝的生理特点,能更好地满足宝宝的需求~

理由如下:

(1)小月龄宝宝胃容量小,奶量少消化得快,而这个时期是宝宝一生中发育速度最快的时候,所需能量和营养非常多,所以宝宝饿得快,宝宝想吃就及时喂,是很有必要的。
(2)按需喂养能随时为宝宝补充营养,还能刺激乳汁分泌,也就是说宝宝吃得越多,妈妈的乳汁分泌更多。
(3)按需喂养能极好地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因为宝宝饿了,需要妈妈了,妈妈立刻赶到,可以让宝宝很好地感知妈妈的爱,让宝宝有更多的安全感,为构建良好的亲子信任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什么是按需喂养?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按需喂养的释义是:根据需要进行母乳喂养——即无论白天或是晚上,婴儿一旦有需要就要进行喂养。

按需喂养下的喂奶需要取决于婴儿的饥饿感,不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3月龄以前的婴儿。

按需喂养看似简单,想要真正做好并不容易。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如何科学地按需喂养,再加上宝宝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因此只要宝宝哭了、闹了、不开心了,家长就给宝宝喂奶,导致按需喂养最后喂成了“点心奶”、“‘安抚奶”。这样的结果就是妈妈成为“喂奶工具人”,宝宝则一不小心就积食、胀气,搞得大家都身心俱累,甚至怀疑按需喂养这种方式有问题。

其实这不是按需喂养有问题,而是妈妈们理解错了按需喂养中“需”的真正内涵。

按需喂养中的“需”到底是什么?

按需喂养是以孩子是否饥饿为哺乳信号,强调的是随时满足宝宝的需求,只要宝宝想吃妈妈及时给宝宝喂奶。和按需喂养不同的按时喂养则是以时间为基础,更注重吃奶的间隔时间和频率而不是考虑孩子是否真正饿了。

也就是说,我们强调的科学按需喂养是了解宝宝的真正需求,以宝宝的需求为首要参考因素规范喂养,直至逐渐让宝宝形成自己的饮食规律。

微信图片_20200816235809.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按需喂养”≠“按哭喂养”按需喂养,正确判断宝宝饥饿需求

按需喂养对大家最大的考验是,家长能不能正确判断宝宝的真正需求。我们提倡按需喂哺宝宝,但这并不是说宝宝一哭就得喂。

不少妈妈认为:宝宝一哭就是饿了,所以,宝宝一哭就喂奶,结果不是按需喂奶,而是按“哭”喂奶。如果家长盲目以哭闹作为宝宝饥饿的判断标准,很可能会出现过度喂养引起宝宝肥胖,甚至更加严重的健康问题。

也就是说,给0-3月龄宝宝按需喂奶,不是宝宝一哭就需要喂奶,而是应该观察宝宝的状态来确定宝宝是不是饿了。

如何判断宝宝因饥饿哭闹?

宝宝饥饿的早期表现包括警觉、身体活动增减、脸部表情增加等,饥饿的后续表现才是哭闹。

虽然宝宝肠胃道不适或其他身体不舒服,甚至情绪不佳也会表现出不同状态的哭闹,但非饥饿性原因引起的哭闹显然无法通过喂奶得到完全安抚,只能暂时缓解宝宝焦躁难受心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正确掌握鉴别宝宝饥饿的方法:

①宝宝平躺时,头总是向左或向右转,同时还会张开小嘴巴,像是在寻找什么②吮吸嘴边的所有东西,比如衣领、袖口、被子角,吃得津津有味③用手指碰触宝宝的嘴角,宝宝会快速转向手指,还可能会吮吸到手指④被抱在怀里时,总会将头转向乳头或奶嘴的位置并张开小嘴

通过这4种表现,基本可以在宝宝哭闹前就判断出宝宝是否饿了。如果是母乳妈妈也可以通过涨奶来判断是否给宝宝喂奶。

那怎么把握吃奶量,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呢?

1、从宝宝的吞咽动作判断:

宝宝吸吮慢而深,可看到吞咽的动作,并能听到吞咽的声音,等宝宝吃了大概10-15分钟左右,吞咽声逐渐变小,说明宝宝吃饱了。

2、从宝宝的精神状态判断:

饥饿时宝宝会有找寻乳头的动作或者哭泣,喂饱后会自然会将头转开,不再吸吮,对你笑或者不哭了,容易进入睡眠状态,说明孩子吃饱了。如果吃奶后还哭,或者咬着奶头不放,或者睡不到两小时就醒,都说明奶量不足。

3、从宝宝排便次数、性状判断:

小便次数减少,少于5-6次/天,大便出现秘结、稀薄,发绿或次数增多而每次排出量少,说明喝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4、从宝宝体重判断: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宝宝没吃饱,喝奶量不足,营养没跟上。

5、从妈妈乳房感知判断:

如果是母乳喂养,宝宝吃饱后,乳房会由饱满变松软。

讲到这里,相信大部分家长应该明白0-3月龄宝宝的按需喂养是怎么一回事了,但是有的家长还是有点纳闷,既然按需喂养,那我们以前看到的宝宝不同月龄奶量表还有参考价值吗?

例如下表:

微信图片_20200816235815.jpg

奶粉智库明确强调过,奶量表的制作只是根据这个阶段的宝宝的总体特点制作的,可以用于大概参考,但绝不能生搬硬套。特别是3个月内的宝宝应以按需喂养为前提,这种固定喂奶频率与奶量的喂养方式并不完全适合。

家长一定要注意,切勿教条地规定宝宝必须每隔3~4个小时吃一次奶,这样很可能会过度喂养,影响宝宝的营养摄入;有些宝宝还会因为家长的“按时喂养”而出现对进食的抵触情绪。

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必要苛求奶量去唤醒熟睡的宝宝喝奶,因为进入睡眠状态的宝宝,身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也处在旺盛阶段,所以夜晚应该尽量让新生宝宝好好睡觉。虽然0-3月龄宝宝一般情况下是有夜奶需求的,但是妈妈也不必叫醒宝宝喂奶,最好的方法是等宝宝自然醒来,饿了找奶吃是宝宝的本能反应。“按哭喂奶”更适合有正常夜奶需求的宝宝在夜晚睡觉时参考~

总 结

综上所述,由于不同宝宝个体差异,胃容量、每次哺乳时摄入乳量、睡眠状态存在差异,再加上0-3月龄正值宝宝猛长期,胃容量和喝奶量都有明显变化,肠胃道也在不断发育完善,顺应婴儿表现出的饥饿反应进行按需喂养,可更好地兼顾奶量、睡眠和生活规律等多方面需要。

最后还要再提醒家长一句,虽然按需喂养不强制规定喂奶次数和时间,但是家长要知道,宝宝出生后2-4周基本就建立了自己的进食规律,因此家长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去感知宝宝进食规律的时间信息,这也是为以后建立规律喂哺的良好饮食习惯打下基础。

来自:奶粉智库
分享
1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