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不好溶?不是质量问题!可采取这3个方法来改善!

作者:丽梦
2020-08-26

关于奶粉的冲调,最让家长郁闷的就是“不好溶解”,尤其是看到宝宝喝完奶的瓶底有挂壁、团块与沉淀总是很郁闷。再加上普通家长缺乏专业认知,对奶粉的溶解性缺乏科学理解,因此特别容易将冲调时的溶解性与奶粉的质量好坏挂钩。

微信图片_20200826204638.jpg

(图片来源于奶粉智库粉丝交流群)

事实上,片面地从溶解性好坏来判断奶粉质量并不准确,因为影响奶粉溶解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奶粉配料的差异、生产工艺、 冲调方法等,另外,奶源受季节变化、饲料供应等原因影响,这些因素不能100%可控,也会导致了不同配方或不同批次间奶粉溶解性差异出现,这是正常的现象。

如果你对自家的奶粉“不好溶解”还是抱有疑问,那么不妨来排查下以下这些原因,另外最后还会教大家改善奶粉溶解性的3个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排查影响奶粉溶解性的因素

1、奶基原料有全脂乳粉,全脂奶粉一般比脱脂奶粉较难溶解

全脂奶粉的脂肪含量不低于26%,奶粉颗粒表面被具有疏水性的游离脂肪覆盖着,在一定条件下,游离脂肪酸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会导致奶粉的可润性降低;表面游离脂肪的疏水性也会降低乳粉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可能造成奶粉表面不易湿润,延长奶粉的下沉时间,从而影响奶粉的溶解性。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游离脂肪一般不可避免,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其影响,从而提高溶解性。例如部分奶粉品牌会采取喷涂卵磷脂的方式来克服这种疏水性,使奶粉表面可润性提高。

2、原料里不易溶解的成分含量高,例如蛋白质(主要指乳清蛋白)含量高、乳糖含量高

1)蛋白质主要由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组成,研究表明,若乳清蛋白经过高强度的热处理,会导致乳清蛋白变性,变得非常致密,容易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悬浮液;若酪蛋白变性凝聚,吸收了磷酸三钙,生成不溶性的钙盐,也会在冲调过程中形成不稳定的悬浮液。

因此,一般来说,乳清蛋白的含量越高的奶粉,会相对来说更难溶。目前国标规定的1段奶粉乳清蛋白含量为≥60%,2、3段未做强制规定,如果单从蛋白质这一方面来说,2、3段奶粉可能会更好溶解。

2)乳糖是奶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冲调奶粉时操作不当,占比较多的乳糖无法和水充分接触时就会变得不好溶解,形成结块。有数据表明,配方奶粉中乳糖超过40%时,会对产品的溶解性产生很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乳糖是宝宝最佳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如果因为担心溶解性而对乳糖产生偏见,完全没有必要,毕竟和宝宝的生长发育相比,冲调性是微不足道的。

3、配方里存在难溶解的营养成分,例如乳铁蛋白、CPP(酪蛋白磷酸肽)、DHA、益生菌 这些大分子或高活性成分的营养素,不会真正与水融合,多是与水形成悬浮液。在冲调时,易沉入杯底,也易附着在杯壁,这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奶粉质量。

4、部分微量营养素难溶解,例如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

1)矿物质多是不溶或难溶于水的,奶粉中常见的有碳酸钙、磷酸三钙、硫酸锌、硫酸锰、碘化钾、牛磺酸等白色固体晶体。这些成分在冲调奶粉时,多数与蛋白质、脂肪等悬浮于奶液中,溶解不好时部分会沉淀于奶瓶底部。

2)维生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在奶粉中含的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1均难溶于水。

5、奶粉颗粒不是越粗越好,也不是越细越好。

配方奶粉的颗粒密度大小与奶粉的颗粒大小和内部结构有关,一般情况下,颗粒细小,冲调后下沉速度较慢,上浮和下沉团块较多;颗粒较大,但颗粒结构致密,冲调溶解后,下沉速度较快,但杯底沉淀较多。

微信图片_20200826204643.png

(资料来源于参考文献2)

所以,并不是奶粉越粗越好,也不是越细越好,而是奶粉颗粒大小均匀适中、内部呈蜂窝状、包埋的空气少、颗粒表面粗糙、颗粒之间空隙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与水溶解,具有较好的冲调性。 6、贮藏时间会影响溶解性 不同生产日期的奶粉溶解性也会有一定差异,大部分研究认为贮藏期间奶粉美拉德反应、乳糖的结晶和脂肪的氧化易引起溶解度的下降。

奶粉智库母婴评测中心对不同生产日期的同一款奶粉进行冲调溶解性测试(测试结果仅对该样品负责),保质期2年,建议冲调温度为40-50℃,结果如下: 

微信图片_20200826204647.png

从整个冲调过程来看,越接近过期日期的奶粉,溶解性方面会越差,温度不同,还有可能出现不溶解的现象。 另外,如果奶粉开罐后保存不当,导致奶粉受潮结块也会影响溶解性哦~

7、奶粉的生产加工方式会对婴幼儿配方乳粉溶解性的影响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线中蒸发浓缩的热处理过程、喷雾干燥条件、粉体输送方式、充氮包装等环节会通过影响奶粉的水分、游离脂肪以及颗粒大小等理化指标来影响产品的溶解性。

微信图片_2020082620465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奶粉除了存在以上因素会影响溶解性,操作时的冲调方式也会影响奶粉的溶解性,例如:

1、冲调温度过低或者过高 温度过低会影响奶粉颗粒的吸湿性及分散性,降低溶解速度;温度过高,会使奶粉中部分蛋白质变性而溶解度降低。

2、舀粉太快 冲调时舀粉太快,导致大量奶粉堆在水面,奶粉颗粒很难充分与水接触,也就是奶粉的表面湿润了,而水并没有浸透到粉体的内部,而成为所谓的粉团块。一旦出现这样的奶块,即使你用筷子搅拌也很难溶解。

3、没有摇匀助溶

奶粉中的部分营养成分属于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因此搅拌方式不当或者完全没有采取摇匀助溶,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影响溶解性的。

总的来说,影响奶粉难溶解的原因很多,片面地从溶解性好坏来判断奶粉质量并不准确。对宝宝来说,未溶解的团块对宝宝来说只是浪费了一些营养,对健康没有任何损害,没有太大必要因为不好溶解就换奶粉~

如果还不放心?那么接下来教大家3个技巧改善奶粉溶解性:

改善奶粉溶解性

1、选择合适水温

前面也讲到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溶解性,那么到底什么温度才是最佳的溶解温度呢?答案是:多试几次,找到溶解效果最好的温度~

下面是奶粉智库母婴评测中心对3款奶粉进行的冲调溶解性测试:3款奶粉罐体上建议的冲调温度都是40-50℃,我们按照冲调说明选择了三组水温进行冲调测试:

微信图片_20200826204654.png

 测试结果表面,水温对溶解时间影响较大,3款奶粉的溶解时间各异:2款奶粉水温偏高溶解效果更好,1款奶粉水温居中溶解效果更好。

提醒家长,因为不同的奶粉存在客观差异,我们这次测试的溶解效果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哦,建议家长在拿到自己奶粉后,可以根据罐体提示的冲调温度多选几种温度去测试溶解效果,相信试个几次就能找到溶解效果更好的合适水温啦~ 

2、摇一摇更好溶(注意摇晃力度)

奶粉沉入水面后,为了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匀不结团,需要进行适当摇晃助溶。但是要注意采用正确手法,千万不要过于用力以免会有泡沫。

搓揉奶瓶法:紧盖奶瓶后,用双手握住奶瓶,掌心用力搓动奶瓶摇匀奶液,注意动作要轻柔,速度均匀。

微信图片_20200826204658.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水平左右摇晃奶瓶法:手握奶瓶三分之一处,用手腕力量,水平顺时针方向摇晃奶瓶,动作不要太快,切勿上下摇晃。

搅拌法:必要时,用干净的勺子或搅拌棒来搅拌助溶也是可以的。这种方法用得相对较少,若出现比较大的团块,配合此法可以提高溶解度。

微信图片_20200826204702.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3、采用二次冲调法 溶解性不好,可采取二次冲调法来改善溶解性。这个方法主要是记住两个关键点:

 1)先舀一半,摇匀;再舀剩下一半,再摇匀 虽然这是个常识,但是还是要提醒大家,冲调奶粉是先放水后倒粉,否则极易起团块哦~ 二次冲调法是先将此次冲调所需的全部水倒入奶瓶内,加入第一、第二勺奶粉,盖上瓶盖,顺时针轻轻摇晃奶瓶15秒,帮助奶粉溶解;再加第三、第四勺奶粉,盖上瓶盖,顺时针轻轻摇晃奶瓶15秒,依此类推,直到所有奶粉加入奶瓶中,完全溶解。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奶粉与水的接触面积,不容易出现奶粉抱团导致外湿内干的现象。

2)倒粉动作要慢,注意观察水面

舀粉倒粉这个过程要耐心细心,舀粉时记得刮平勺,倒粉时动作不要太急,慢慢倒并注意观察每一勺奶粉接触水面后的溶解效果,一般是等上一勺完全沉入水面后再舀下一勺,给每一勺奶粉留出足够下沉时间让奶粉颗粒与水充分接触~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希望家长们能客观看待奶粉溶解性问题,一般情况奶粉冲调溶解性不会涉及质量问题,除非冲出来的奶液不仅难溶还有异味,那么才需要考虑是不是奶粉变质了~如果您对如何选奶粉不好溶解还有疑问,可以在文末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参考文献:

[1]何湘丽,湛艳红,彭喜洋,戴智勇,汪家琦,李浩.婴幼儿配方乳粉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乳业,2019(02):74-76.[2]华家才,尤玉如,钱锋,李斌,毛尔华.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工艺关键技术对溶解冲调性的影响[J].中国乳品工业,2007(10):22-25.[3]叶晶. 婴儿配方粉品质分析及冲调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

来自:奶粉智库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