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面霜导致“大头娃娃”?速查你家面霜!

作者:叶天天
2021-01-09

昨日B站博主“老爸评测魏文峰”曝光了一起疑似“大头娃娃”事件——有家长从市面上购买“嗳婴树”品牌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给5个月大的孩子使用后出现“大头娃娃”现象: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对此,很多妈妈开始恐慌,为什么一瓶小小的婴儿面霜会造成宝宝“大头娃娃”的病态呢?宝宝皮肤问题如何处理?下面跟着奶粉智库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婴儿霜会导致不良反应?

我们可以看到视频中的宝宝出现的不良反应表现在:不长身高、连续多个月不正常的长胖、全身长又密又长的汗毛等。经过一系列的身体检查、母乳检查后,当地医院医生怀疑是激素药膏所致。但家长并未给孩子使用过激素药膏,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日常使用的婴儿霜上。据老爸评测的数据显示:这位宝宝使用的婴儿霜及同厂家的另一款婴儿霜都检测了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

氯倍他索丙酸酯

氯倍他索丙酸酯是什么?据资料显示:氯倍他索丙酸酯为高效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也被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甾核进行酯化、卤化、甲基化等反应产生的一系列衍生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被非法添加到药品、化妆品和食品中。在临床上,皮肤科医生会使用氯倍他索丙酸酯乳膏或霜剂,用来治疗银屑病、顽固性湿疹、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疾病,作为局部外用药物能够达到迅速起效的目的[1]。

但如果宝妈给宝宝长期大剂量、盲目使用添加了氯倍他索丙酸酯的婴幼儿护肤品,将导致婴幼儿摄入量较大,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毛囊炎等,甚至导致向心性肥胖、高血糖、低血钾等全身反应。一旦停用,皮肤就会发红、发痒,出现红斑、丘疹,免疫力降低,甚至引发细胞癌变,这在医学上称之为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2]。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激素药并不是不能用,而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合理剂量并涂抹在恰当部位,并且限定时间,不要过度使用。但如果父母在不知道保湿霜里含有激素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会一直给孩子使用,进而出现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病症。

宝宝湿疹如何解决?

由于宝宝的皮肤系统并未发育完善,非常容易出现湿疹、红臀、起皮等多类皮肤疾病。对此,面霜作为婴幼儿常见的护肤品,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妈妈使用的也非常频繁,尤其是湿疹类宝宝。根据独立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婴幼儿护理用品市场规模达到96.17亿元人民币。而未来五年将仍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3年将突破188.88亿元人民币。其中婴幼儿护肤品占整个婴幼儿护理用品市场的60%。

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各类产品鱼龙混杂,价格差别大,质量参差不齐,监管力度不一。近年来,江苏网络电视台、中国消费者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多款热销宝宝霜(膏)存在违规添加激素的现象。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网售婴幼儿湿疹相关产品中激素类药物的检测及调查分析》中41批婴幼儿湿疹相关产品中非法添加的氯倍他索丙酸酯最高量为522.1mg/kg[2],已超过常见临床上皮肤用药量(0.05%)[3]。

激素产品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宝妈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从临床上医生对氯倍他索丙酸酯乳膏或霜剂适用范围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湿疹宝宝都需要涂抹激素类面霜。婴幼儿湿疹在全世界的发病情况不一,全球婴幼儿湿疹的发病率在10%~30%[4]。所以作为宝妈,首先要了解到宝宝湿疹的原因,再对症下药~

一般情况下,引起宝宝的湿疹大部分是由于内在因素。如干燥、摩擦导致宝宝的皮肤黏膜受损,还有接触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各种洗衣剂等。此外,还有一部分宝宝是因为进食某种致敏性的食物,或者是吸入某种花粉、尘螨、羊毛等会对宝宝造成过敏的物质,进而造成宝宝发生过敏性湿疹。

不管宝宝是发生哪种类型的湿疹,治疗湿疹的主要方法为:涂抹保湿霜和外用皮质激素。那么应该如何选择保湿霜和外用皮质激素软膏呢?

保湿霜的类型

市面上常见的婴儿面霜类型较多,如“妆字号”、“消字号”、“械字号”。针对宝宝湿疹如何选择呢?

婴儿面霜

“妆字号”属于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经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后获得的许可证标号。宝宝日常护肤中常用的保湿霜、面霜、护臀霜等都属于“妆字号”产品。“妆字号”的护肤品应该用在皮肤屏障功能完好的健康人群身上,如果宝宝发生感染,则不适合使用。此外,“妆字号”的产品不应该有任何治疗宣传的广告语。

“消字号”“产品是经卫生部门审核批准,具有卫生批号的外用卫生消毒用品,包含消毒剂、卫生用品等,例如湿纸巾、卫生口罩等都属于“消字号”产品。“消字号”的产品可能添加了一些抗菌药物,例如酮康唑、咪康唑、恩诺沙星等,主要起杀灭和消除病原微生物作用,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消字号”药膏,并不适合湿疹宝宝。

“械字号”产品属于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使用目的包括: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而不是护肤作用,更不适合宝宝保湿。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医用敷料命名应当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要求,不得含有“美容” “保健”等宣称词语。

所以重点来了:对于轻度湿疹的宝宝在选择保湿霜时(宝宝有湿疹,但无结痂、化脓等感染现象),可以选择无暗示能治疗湿疹的“妆字号”婴儿霜,不要选择“消字号”、“械字号”的保湿霜。

外用皮质激素软膏

对于中重度湿疹(化脓、结痂、全身性),首选治疗方法为使用激素软膏涂抹,为医用范围。这类用药属于“准字号”。

国药准字

这类产品需要规定产品中的激素种类、涂抹时间以及涂抹范围。比如针对氯倍他索丙酸酯激素而言,大面积使用不能超过2周;治疗顽固、斑块状银屑病,若用药面积仅占体表的5%~10%,可以连续应用4周。每周用量均不能超过50g;不能应用于面部、腋部及腹股沟等皮肤折皱部位,因为即便短期应用也可造成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不可用于眼部。[3]

常用外用激素药物

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正规使用激素类软膏,一般不会对宝宝的身体产生副作用,所以爸爸妈妈在面对孩子使用激素类药膏时,不要过度恐慌,拒绝用药,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奶粉智库的3个建议

此次事件暴露的问题是:非正规婴儿护肤品中出现激素,使得宝宝摄入大量糖皮质激素,进而导致宝宝出现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对此,奶粉智库想给生产厂家、渠道商及消费者3个建议:

①对于拥有生产“妆字号”普通婴儿护肤品的厂家,需谨记不要在护肤品中添加国家禁止的激素类药物,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好产品;对于没有获得“妆字号”的厂家,需遵守行业规则,不要打擦边球,昧着良心赚快钱,搅乱市场秩序,而要合法合规生产和销售;

②对于母婴店及从业者:对于宝宝用品,母婴店应谨慎选品,仔细辨别产品的类别,为宝宝宝宝提供适合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而从业者需要提升自身专业度,掌握基本的育儿常识以及专业的产品知识,帮助消费者选到适合的产品;

③对于父母:首先要擦亮双眼,不要被一些“虚假宣传”迷住眼睛,知道如何辨别产品,在购买前应多做功课,为宝宝选择适合的产品。最后看到此类信息时,应保持理性,避免被负面信息冲昏头脑,引起恐慌。

现在这一事件还在不断发酵中,宝妈难免担心。对此,宝妈在购买产品时应注意产品类别;其次,这件事相关部门也在调查中,我们相信国家会严格调查和处理这件事的原委,所以宝妈不要过度担忧,相信在这一事件也对中国婴幼儿护理用品市场发出预警,需快速提高行业规范,生产厂家应严守行业规则,消费者利益在未来也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问题面膜里检出的是什么?-中国医药报/2015 年/8 月/21 日/第 002 版.

[2]《网售婴幼儿湿疹相关产品中激素类药物的检测及调查分析》-董亚蕾,乔亚森,黄传峰,王海燕,孙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

[3]含氯倍他索丙酸酯的激素用药说明-医学百科.

[4]Martin PE, Koplin JJ, Eckert JK, 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socio-demographic risk factors of clinical eczema in infancy: a population-based observational study[J]. Clin Exp Allergy, 2013, 43(6):642-51.

来自:奶粉智库
分享
12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