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从战略区域、规模、引领三方面做大奶业蛋糕

作者:
2019-11-05

10月21日,中国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第113期蒙牛专场活动在兴安盟召开,来自政产学研及媒体的代表,走进蒙牛富源乌兰浩特牧场进行实地探访。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奶业振兴工作推进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奶业振兴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优化奶业生产布局,创新奶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而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蒙牛集团作为奶业领军企业,充分发挥着振兴奶业的责任与担当,在奶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携手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深入奶源生产基地各个地区展开技术培训、资金扶持,为扶贫攻坚,贡献重要力量。

蒙牛富源乌兰浩特牧场地处草原腹地,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是蒙牛重要的牧场之一。如今,牧场奶牛存栏2000多头,泌乳牛平均单产近40公斤,最高单产达42公斤,年产生鲜乳1.3万吨,营养及健康指标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优于欧盟标准,全部用于生产高品质乳制品。

蒙牛富源牧场

蒙牛富源牧场

蒙牛富源牧场

在探访中,大家从蒙牛奶源战略规划负责人的介绍中对蒙牛今年提出的“136”重点工程有所了解。根据该负责人的介绍,蒙牛将通过“136”工程让农牧民进入产业链,让每个环节都受益。“136”工程,即依托一大战略布局,聚焦优势区域,从战略区域、战略规模、战略引领三个方面做大奶业蛋糕;建立“数字奶源 智慧牧场”平台、奶牛研究院、“爱养牛”集采平台三大服务平台,运用信息化、数字化驱动牧场管理,通过整合全球顶尖技术、资源和专家等,为奶业发展做好技术支持和保障;为牧场营造公平、公开、公正、低成本物资采购环境,同时帮助解决牧场资金不足问题;推进实施“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科学计价、合同量价、人才培养、党建共建”六大利益联结举措,推动牧场降本增效。

蒙牛“136”重点工程的概念和理念得到了不少行内人士的认可,奶业技术服务联盟秘书长、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主任杨敦启就曾经直言蒙牛在奶源地建设方面花费了很大精力,对推动供方牧场转型升级做了实实在在工作,养牛一定要跟着这样的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第113期蒙牛专场

奶牛金钥匙技术示范第113期蒙牛专场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现场指导牧场主学员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现场指导牧场主学员

想要实现更宏伟的目标,仅仅靠这一战略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蒙牛未来还会将奶源地建设与扶贫相结合,进一步推进种养加一体化,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产业扶贫”+“营养扶贫”+“定点扶贫”三位一体,创新扶贫工作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企业典范。

为帮助牧场主提升奶源品质,蒙牛在全国建立了73个运营小组,深入牧场传授养牛经。为了调动运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蒙牛运营小组的绩效与牧场效益质量直接挂钩,也进一步保证能在源头对牧场运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进。

与此同时,蒙牛还从资金、技术等层面给予牧场主支持,积极搭建平台,助力牧场降本增效,提升牧场运营水平,并将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奶牛金钥匙”“牧场主大学”等平台传递给农牧民。

据统计,蒙牛如今已累计发放奶款近2000亿元,发放奶源基地建设扶持资金130多亿元,共组织技术培训近3000场、覆盖50000人次,100%覆盖合作伙伴。其中通过奶牛“金钥匙”蒙牛专场活动,牧场公斤奶成本平均降低0.2元/kg,累计效益提升10多亿元;通过牧场主大学、奶牛金钥匙、高级研修班、自控牧业公司轮岗交流等方式,持续培养输送技术人才。

蒙牛在中国奶业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始终将振兴奶业发展作为奋斗目标,在这一目标激励下,蒙牛不断提升合作伙伴经营水平及能力,继续紧密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利益联结与合作关系,持续加大对奶源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提高奶牛福利水平,既要可持续发展也要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奶业振兴发展。


来自:中国经济新闻网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