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新客减少、电商分流、内卷加剧,我们听到了“唱衰”母婴行业的声音。还有从业人员信心不足,犹豫着转行。可是,跨行看,我们发现,其他行业卷得更厉害,生意更难做,巨头们“摇摇欲坠”,爆雷的案例“比比皆是”。
2024年餐饮行业近300万家餐饮店关闭,创历史新高;
2024年618淘宝、京东、抖音等巨头大促1个月,GMV不增反降;
盒马创始人离场,阿里骨折甩卖零售资产;
苏宁系总负债超2000亿元,零售巨头走向落寞;
步步高引进胖东来自救未果,步步高投资集团仍被破产审查……
可见,阵痛的不只母婴行业。甚至,母婴人要庆幸,你还在母婴行业!
大零售业至暗时刻:从爆雷到破产
近半年,大零售业亏损、闭店、裁员、换帅、破产的消息,不绝于耳。
1.商超百货“寒意”蔓延,关店风潮猛烈
最近,商超百货的“大动荡”可不少。龙商网统计了27家连锁零售类上市企业财报,2024前三季度超7成企业营收下滑,6成以上利润缩水。2025年伊始,苏宁系3家公司宣布进入破产重整程序;阿里“割肉”甩卖银泰百货和高鑫零售的全部股权,预计亏损超225亿元;沃尔玛开年传出裁员信息,近5年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减少了116家;永辉2024预计亏损14亿,连续四年深陷亏损泥潭;辽宁省最大的民营商业集团兴隆在2024年末宣告破产;湖北省零售巨头武商集团2024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118.21%。
2.药店一路高歌猛进,2024遭遇“滑铁卢”
在政策、需求的推动下,药品零售一路狂奔,于2022年迈入了万店时代,开店密度甚至超过了奶茶店。繁荣背后,药品零售的营收增长“力不从心”。据瑞商网统计,2024年11月零售药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降19%,日均客流同比下降8.7%,预计2025上半年,药店店均销售同比下降10%左右。药店零售增长乏力下,闭店率同样不容乐观。中康药店通系统数据显示,2024共3.9万家零售药店关店。其中,四季度关店近1.4万家,高于前三季度平均水平,关店潮“来势汹汹”。
3.餐饮行业加速洗牌,近300万家餐厅“阵亡”
中国餐饮协会数据显示,超60%的个体户月营收不足10万元。在此背景下,餐饮业进入“生死淘汰赛”,2024年近300万家餐饮门店“折戟”。比如,“狂飙”的咖啡赛道在2024遇冷。据壹览数据,2024年超4.5万家咖啡店消失;无独有偶,“国民饮食”火锅赛道也在2024首次出现负增长,倒闭数量超21万家,净减少近3万家。同时,大家耳熟能详的正豪大鸡排、奈雪的茶、星巴克等网红品牌也陷入经营困境,正豪大鸡排更是在2024末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此外,便利店的经营也不容乐观。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24便利店企业面临诸多挑战,门店经营能力下降,发展后劲不足;电商直播也步入了下行期,2024年618购物节迎来成立以来首次下跌;水果专卖店“领头羊”百果园业绩承压,2024减少门店近千家……
整体看来,各行各业都在艰难求生。母婴行业虽告别黄金时代,但在刚需托底、政策红利、消费升级的驱动下,仍是相对“坚挺”的行业。
母婴行业,相对“坚挺”
1.国家重视度“高”,持续完善政策
母婴行业关乎人口发展,牵动亿万家庭,国家高度关注。比如,2016年,我国实行婴配粉月月抽检制度,筑牢奶粉行业质量高墙;《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振兴奶业,培育国产优质品牌”;2019年,七部委颁布《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提升消费者对国产婴配粉的信心。此外,国家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完善《母婴保健法》,强化生育津贴,升级健康服务体系,都有助于母婴行业的发展。
此外,在近日中央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等企业家一同出席,彰显了国家对奶粉行业的高度重视。
2.行业刚需性“强”,发展相对稳健
任何行业都有生命周期。母婴行业相对“坚挺”,一是母婴产品强刚需性,抗周期性更强。二是行业处于成熟期,发展相对“稳健”。从行业发展来看,企业“边际收益递减”,即增收不增利,是行业衰退的危险“信号”。
相较众多行业巨头利润大幅下滑、亏损严峻、爆雷清算,母婴行业无论是头部奶粉企业,还是头部零售企业,发展都相对“坚挺”。从乳企来看,在2024年,飞鹤上半年净利润19.12亿,同比增长18.1%;伊利前三季度净利润108.68亿,同比增加15.86%;从渠道来看,孩子王2024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预增52.21%-100.73%;爱婴室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4%;孕婴世界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2.22%。汇员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母婴店整体营收、前台毛利率都同比上升。
俗话说,女人和孩子的钱好赚。母婴行业两大群体都涵盖了,消费市场相对有活力。
3.行业发展机会“多”,仍有新的增长机遇
市场规模,决定行业发展上限。母婴行业,不仅市场容量大,未来增量也大。
现有容量方面,2024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处于全球第二位,且在“苦自己不能苦孩子”的育儿观下,宝妈宝爸舍得花钱,购买力强。华创数据显示,母婴行业2024年销售总额整体增长3.14%。
未来增量方面,一方面,母婴消费的生命周期长,可以从婴儿延展至儿童和全家,从孕期服务拓展至早教。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母婴市场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将突破8万亿,并继续呈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在经济水平提高、大健康意识崛起的加持下,母婴行业的结构性机会很多。比如,营养品、成人奶粉等逐步成为了“刚需品”,成为母婴行业的“新蓝海”。
再好的行业,都有难的企业,再难的行业,都有好的企业。真正的好企业,不管行业如何变化,都能创造生机。相较过去,母婴行业确实经历着大变革,但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自己都看不到希望,做不下去,那只能面临淘汰。而且,横向对比其他行业,母婴行业相对“稳健”。因此,在时代巨变中,母婴人要审慎乐观,精耕自身,打好攻坚战,强化硬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