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胀气怎么办,预防缓解是关键!

作者:剑蝶
2019-12-28

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在婴幼儿时期,胀气是婴幼儿喂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宝宝胀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喂养不当、饮食以及消化不良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所以不可以掉以轻心。那么遇到宝宝胀气怎么办呢?今天跟着笔者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jpg

引发宝宝胀气的原因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1、喝奶时吸入太多空气

宝宝喝奶时,由于吮吸太急、哭闹时喝奶、奶中气泡过多等原因而吸入过多的空气,气体积攒在肠道中形成胀气,引发不适。

 

2.jpg

2、吃太多容易产气的食物

如果母乳中含糖量较高,糖分在宝宝肚子里过度发酵,宝宝也容易出现胀气,此时妈妈也要注意糖分的摄取量,平常饮食也要少吃容易引起宝宝胀气的食物(如豆类、红薯等),添加辅食的宝宝也要尽量避免。

3、消化不良

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或者过度喂食等原因,导致积食和消化不良,肠道内细菌酵解残留的食物或者因乳糖酶缺乏而未消化的部分乳糖,在肠道内产生气体,从而引发胀气。

宝宝胀气并不可怕,预防才是关键!那该如何预防呢?

1、正确冲调奶粉

将奶粉加入温开水后,不要用力上下左右地摇晃奶瓶,以免奶瓶中气泡过多导致食用后胀气。正确的方法是手握奶瓶上端沿着一个方向转动奶瓶摇晃均匀,有的奶粉溶解性好点的也可以双手搓动奶瓶。

3.jpg

2、正确喂养

奶瓶喂养的宝宝要注意奶嘴孔不要过大,以免流速过快;喂奶时瓶身倾斜度要合适,确保奶液充满奶嘴。

母乳喂养的时候,宝宝的嘴与妈妈的乳房位置摆放不适当的话,那么,宝宝就有可能吸进过多的空气,引起胀气。正确的姿势是最好让宝宝的脸正对妈妈的乳房以保证他的嘴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

4.jpg 

另外,按时喂奶,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而喝奶太急,也尽量不要在哭闹时喂奶,以免吸入过多空气。

3、减少胀气食物的摄入

母乳喂养的妈妈以及添加辅食的宝宝,饮食中应减少食用容易让宝宝胀气的食物,比如豆类、土豆、地瓜、玉米、面条、麦麸、苹果、桃子等。

宝宝如果不小心胀气了,一直哭闹,妈妈该如何缓解呢?

1、腹部按摩

对腹部进行适当按摩,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并排气,从而缓解胀气症状和不适感。按摩的方法是洗净双手,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沿着顺时针方向轻柔的按摩,每天3、4次,每次按摩持续5分钟左右。每次按摩要注意保持手部温热,力度轻柔,最好在宝宝进食之后开始按摩。

还可以用温毛巾敷在宝宝的腹部,或者在腹部肚脐周围涂抹驱风油、薄荷油,都有助于肠道蠕动和气体排出。 

5.jpg

2、轻轻拍背部或者蹬腿

在喂食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可以促进打嗝和帮助排出气体。或者让宝宝躺下,家长握住宝宝的脚踝和小腿,让宝宝像蹬自行车一样,两腿屈膝交替压腹部、两腿并拢屈膝压腹部、两腿保持伸直压腹部,各做8次,动作要轻柔且缓慢。

6.jpg

3、飞机抱

“飞机抱”有助于宝宝排出胃里的空气,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

4、其他

如果宝宝胀气比较严重、肚子胀得很大、很硬,无法缓解,建议到医院检查是否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胀气。另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一些健胃消食的药物或者益生菌,减少因消化不良产生的胀气以及不适感。


来自:奶粉智库
分享
1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