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错误冲奶动作,竟会引起宝宝上火、不长肉、肠坏死?我们做了个实验......

作者:母婴评测中心
2024-05-17

生活中有许多新手爸妈或者长辈带娃,但由于缺乏经验或是相关知识,在给宝宝冲调奶粉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舀点奶粉,营养更充足”、“不舀满冲得稀一点,宝宝不容易上火”的错误观点。于是,有的家庭在实际冲调过程中就会省略掉“刮平勺”这个小步骤,殊不知不刮平勺冲调不仅可能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足,还可能会引起吐奶、不长肉等,危害不容忽视!今天,奶粉智库特地做了个实验,来看看不刮平勺冲调营养差别究竟有多大?


△实验样品(随机挑选1款幼儿配方奶粉)

△实验工具(量杯、温度计、糖度计、称重仪、计时器、搅拌棒等)


实验说明:


本次实验由奶粉智库母婴评测中心进行,主要通过分别称量同一款奶粉刮平勺、不刮平勺(满勺、未满勺)的克重,再分别按比例冲调奶粉,查看奶粉刮不刮平勺冲出来的奶液量、奶液浓度是否有差别?差别大吗?进而推断不刮平勺冲出来的奶液会对宝宝造成怎样的危害?需要注意的是,实验仅对本次样品负责,供大家参考。


平勺、非平勺

克重差别竟然这么大?


奶粉喂养的家庭都避免不了冲调奶粉这个步骤,很多新手爸妈没有带娃经验、老一辈们有经验但缺乏喂哺育儿专业知识,于是在冲调奶粉过程中可能会犯一些错误。


比如舀奶粉时是否刮平勺,就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存在认知误区的冲调要点。在实际冲调舀奶粉的过程中,部分家长认为“奶粉稀一点,宝宝不容易上火”,于是在舀奶粉时特意不舀满来给宝宝冲调;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奶粉浓一点,营养更充足”,于是在舀奶粉时会舀得满一点;还有的家长并没有特意控制舀奶粉时舀多还是舀少,只是凭自己的感觉舀取,但不准确量取奶粉也极有可能导致奶粉勺子内部没有充满奶粉、或是舀得“冒尖”,最终还是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之所以建议大家舀奶粉时刮平勺,主要是因为宝宝的肠道、肾脏等器官对于奶液的浓度要求很严格,而奶粉勺不仅是舀奶粉的工具,更是一个奶粉的标准度量器。舀奶粉后刮一下是为了将舀多的奶粉去掉,从而达到罐体建议的“一平勺”的量,以确保奶粉取量准确,冲调比例合理。如下图所示,刮平勺后得到的1平勺奶粉明显比不刮平勺未舀满(以下均称为不满勺)多、比不刮平勺舀满(以下均称为满勺)少。


(左图为“不满勺”,中间为“平勺”,右图为“满勺”)


“1勺”重量对比:


为探究1个平勺与1个不满勺、满勺的克重是否有差别,差别大不大?奶粉智库母婴评测中心随机挑选了1款幼儿配方奶粉,其奶粉罐体显示1平勺克重约4.7g(新国标3段奶粉1平勺常见克重为4.3g-4.7g),使用精确称重仪器分别称量1个平勺、1个不满勺和1个满勺的克重。具体数据如下:


(左图为“1个不满勺”克重,中间为“1个平勺”克重,右图为“1个满勺”克重)



由上表数据可见,1个平勺舀取的克重与罐体上所写的1平勺预估重量相差不大;1个不满勺舀取的奶粉克重平均值为3.9g,比1平勺少0.8g,仅达到1平勺重量的83%;1个满勺舀取的奶粉克重平均值为8.6g,比1平勺多3.9g,为1平勺重量的182%。


“8勺”重量对比:


但日常冲调奶粉时,家长们一般会按罐体冲调建议舀多勺奶粉,因此我们按照样品冲调意见,分别舀8个平勺与8个不满勺、满勺,分别查看一次冲调的奶粉总克重数据:


(左图为“8个不满勺”克重,中间为“8个平勺”克重,右图为“8个满勺”克重)



样品罐体预估1平勺克重为4.7g,8勺约为37.6g。由上表数据可见,刮了平勺的8勺总重量平均值为37.8g,与罐体预估重量相差不大;而8个不满勺克重平均值为24.7g,比罐体预估重量少12.9g,仅占8平勺总重量的65%;8个满勺克重平均值为69.2g,比罐体预估重量多31.6g,达到了8平勺总重量的183%。


测试结果总结:


由此可见,按照官方建议刮平勺取得的奶粉重量与官方预估重量相差不大,但不刮平勺取得的奶粉重量明显高于/低于平勺重量,经过8勺取量后差距更为突出。其中,8个满勺的重量甚至接近8个平勺的两倍重量,相当于宝宝一顿吃了正常冲调的两顿奶!


这样冲调奶粉

奶液奶量、浓度差别大


为直观展示出不刮平勺冲调出来的奶液究竟有什么变化,奶粉智库母婴评测中心将按照罐体建议冲调比例,使用同一冲调手法分别冲调8个平勺与8个不满勺、8个满勺的奶粉,查看其奶液刻度及奶液浓度的变化。


奶液刻度变化:


按照罐体建议,先放入240ml的45℃水,再分别放入8个不满勺/8个平勺/8个满勺的奶粉,等待其自然溶解后平视观察奶液在量杯中的中心位置。


(左图为“8个不满勺”奶液位置,中间为“8个平勺”奶液位置,右图为“8个满勺”奶液位置)


由上图可见,8个平勺冲调出来的奶液位置在275ml刻度处;8个不满勺冲调出来的奶液位置在260ml刻度处,比平勺奶液低15ml;8个满勺冲调出来的奶液位置在290ml刻度处,比平勺奶液高15ml。


奶液浓度变化:


为保证奶粉的充分溶解,我们将上述自然溶解的奶液再次用搅拌棒助溶15秒,然后测量其奶液浓度的变化。


(左图为“8个不满勺”奶液浓度,中间为“8个平勺”奶液浓度,右图为“8个满勺”奶液浓度)



由上表可见,8个平勺冲调出来的奶液浓度为13.8Brix%;8个不满勺冲调出来的奶液浓度为9.2Brix%,比平勺奶液浓度低4.6Brix%,仅达到8平勺浓度的67%;8个满勺冲调出来的奶液浓度为21.0Brix%,比平勺奶液浓度高7.2Brix%,其浓度约为8平勺的152%。


测试结果总结:


将8个平勺与8个不满勺、8个满勺分别按照官方建议冲调比例冲调后,不满勺与满勺冲调出来的奶量与奶液浓度均低于/高于平勺冲调出来的奶量与奶液浓度,其中奶液浓度变化尤为明显。


不刮平勺危害大

这样冲调更安心!


部分家长可能还不清楚不满勺、满勺冲调出来的奶液,其导致的奶量不足或过量、奶液浓度过低或过高对于宝宝的危害是什么,所以会忽视刮平勺这个冲调要点。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宝宝长期处于奶量不足的状态,可能会导致其身高、体重等各方面发育迟缓,出现爱生病且反反复复、免疫力低下等情况。如果是长期食用过量的奶粉,则可能导致过度喂养或消化不良,使得宝宝出现水样便、呕吐、吐奶、腹痛、胀气、肥胖等情况。


其次,如果宝宝长期食用过淡的奶液,那奶粉中的营养也会被稀释,容易出现对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的不足,从而导致宝宝营养不足、贫血、不长肉。反之,过浓的奶液长期食用也会增加宝宝的肠道负担和肾脏负担,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上火便秘等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肠坏死、肾结石、氮质血症等疾病。


因此,按照罐体建议,标准、正确地刮平勺来冲调奶粉,才能给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助力其健康成长。其实刮平勺也很简单,只需要用奶粉自带的量匙,舀满后在奶粉罐内的刮平设计处刮平即可,刮平设计一般在奶粉罐口的内壁、灌口内沿或灌口刮平条处。具体操作如下图:


(刮平勺演示动图)


看,是不是很简单呢?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省略这个小动作,务必要刮平奶粉冲调哦。正确的冲调方式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喝起来也更安心、更放心!


好啦,今天的实验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了解冲调奶粉中刮平勺的重要性了吗?如果大家还想看其它实验内容,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们哦~比奶粉,上奶粉智库!

来自:奶粉智库
分享
1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