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小分子奶粉?

作者:岁岁
2025-04-25

选对奶粉本就不易,若是碰上肠胃娇气、消化不给力的宝宝,更是难上加难。如今主打"小分子"概念的奶粉成了热门,但不少宝妈仍一头雾水:这"小分子"到底是啥?该怎么挑才靠谱?别着急,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来讲一讲。


何谓“小分子”?


在奶粉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作为主要的营养物质,与宝宝的消化吸收情况有很大联系。脂肪消化不好是绿便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下未完全乳化的胆汁就会转化成胆绿素随大便排出,形成较油亮的便便。而蛋白质消化不良则容易出现积食、胀气、奶瓣等现象。


“小分子”的概念,主要指的是蛋白质分子更小,或者脂肪球颗粒更小。其中小分子蛋白包括通过水解变成小分子蛋白或直接添加α-乳清蛋白/α-乳白蛋白等;小分子脂肪则包括羊乳脂肪或添加更小分子的中链甘油三酯(MCT)。



如何挑选

真正的小分子奶粉?


1、看蛋白质种类


众所周知,蛋白质分为乳清蛋白和酪蛋白两种,其中乳清蛋白的平均分子量较酪蛋白更小。母乳中乳清蛋白含量较高,更易于消化吸收,因此婴配粉需要调整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增加乳清蛋白的含量,以适应宝宝的肠胃消化能力。国标中也提出,为适应0~6个月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弱,乳清蛋白的比例要占到蛋白质的60%以上。


2、看加工工艺


乳清蛋白就已经有助于宝宝消化吸收,而水解乳清蛋白将使得消化更轻松。水解乳清蛋白是乳清蛋白经“水解工艺”而得的产物,将大分子蛋白质优化成更小的分子,其中的蛋白质主要以小分子乳蛋白,短肽的形式存在,致敏性更低,分子量相对于乳清蛋白更小。水解蛋白更适合娇嫩肠胃的宝宝,降低蛋白质的致敏性。


随着水解程度的递进,蛋白质分子量也逐渐变小,差异显著。


3、看分子量


小分子属于分子层面,肉眼无法区分大小,但通过数据量化,我们能看到不同蛋白质的大小差异,据文献资料,酪蛋白的分子量为20000~25000Da,而奶粉中乳清蛋白含量占比70~80%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4000~19000Da,分子量越小,越代表好消化。


宝妈们可以根据特配粉对蛋白质、脂肪的优化以及其他强化营养添加情况,并留意奶粉背后的加工工艺,选择适合自家宝宝的小分子奶粉。

来自:奶粉智库网
分享
1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