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智库后台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宝妈及奶粉从业者的奶粉疑问和育儿难题。对此,奶粉智库会一一进行解答。本期收集了6个关于“积食”的真实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宝宝积食。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积极留言,下次可能就解答到您的难题了呦~
上述家长都提到了同一个问题——“积食”,积食到底有哪些症状呢?宝宝为什么会积食?积食了又该怎么办呢?
宝宝积食会有哪些表现?
案例1的宝宝“每晚哭闹很多次,饭量少不爱吃饭,舌苔有点白,有口臭,大便酸臭比较稀,睡觉来回滚和趴睡。”
而案例2的宝宝“舌苔黄,嘴巴有味道,粑粑酸臭。”
这些到底是不是积食的症状呢?
和上火一样,“积食”也是一个中医概念。积食的症状,我们可以从食欲、手足、口舌、肠胃、大便、精神等6个方面进行判断。
✔食欲:食欲下降或者食欲紊乱,易饱易饥;
✔手足:手足心热,指纹青紫;
✔口舌:舌苔变厚变黄,口臭;
✔肠胃:腹胀腹痛;
✔大便:大便气味大,排气多;
✔精神:精神烦躁,睡眠不稳,夜间哭闹,流口水,趴睡等。
所以根据上述症状来看,案例1和案例2的宝宝都是典型的积食表现。小库建议,家长平常让宝宝多喝水,多运动,并且给宝宝适当按摩进行缓解。
此外,案例2的家长还表示“宝宝眼睛下面发青。”不知道宝宝是否有长时间睡眠不足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建议还是要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如果宝宝睡眠充足,建议及时就医查看是否有疾病的影响哦。
宝宝为什么会积食?
案例2的家长问“为什么会积食呢?是消化功能不好吗?”相信很多家长都会产生同样的疑问。
造成积食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消化系统不完善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本身就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比较差,一旦吃的东西不容易消化,就容易导致积食。
▶饮食导致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宝宝的消化吸收很容易受妈妈饮食的影响。如果妈妈饮食中摄入过多蛋白质或者油脂,就容易导致宝宝消化不良而积食。
奶粉喂养:过量喂养,不适应奶粉,奶粉更换太频繁。
喂养不当:过早添加辅食,辅食给得过快、过多,食用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宝宝吃东西没有节制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运动不足
宝宝的活动量不足,没有消耗掉足够的能量,就很容易出现胃口不开、消化不好,导致积食。
▶气候原因
气温骤降,会使宝宝胃肠发生紊乱,从而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
▶疾病原因
宝宝肚子受凉、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宝宝消化吸收不良,从而导致积食。
宝宝积食该怎么办?
案例4、5、6的家长都问到了积食该怎么调理。一般来说,一旦发现宝宝积食,就不要再硬塞食物给宝宝了,适当饿一饿宝宝,调整宝宝的饮食习惯,多喝水润滑肠道,多给宝宝吃易消化的食物;平时要让宝宝多运动,帮助消化。
此外,也可以帮助宝宝按摩缓解积食。
按摩宝宝的背部:让宝宝以一个舒适的姿势趴着,妈妈用手指顺着宝宝的脊柱两侧轻轻按摩,一下一下地捏,按照“从上到下再到上”的顺序循环,每天重复三次到五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按摩宝宝的腹部:宝宝积食的时候,妈妈可以用手掌根部在宝宝的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宝宝积食情况比较严重,通过以上方法其症状仍未缓解,就要考虑借用药物消食了,但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案例4的家长还问“2个月的宝宝会积食吗?”事实上,不管多大的宝宝都是可能发生积食。而且宝宝大便发酸,老是哭闹,喂奶也不吃,是典型的消化不良导致积食的表现,家长可以按照小库上述说的方法给宝宝缓解哦。
案例5的家长问“四个月的宝宝积食,是不是要减少宝宝奶量。”家长可以先根据下表自己排查一下宝宝奶量是否合适,如果奶量太多,可以考虑减少一部分奶量。
如果奶量适合,不知道家长是奶粉喂养还是母乳喂养,如果是母乳喂养,可能是妈妈的饮食中蛋白质或脂肪摄入过多,可以调整一下妈妈的饮食;如果是奶粉喂养,在选择奶粉的时候,可以关注乳清蛋白、A2蛋白、OPO等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素。
案例6的家长表示“宝宝十个月,之前都喂辅食也没吃多少,老是容易积食发烧,这次发烧过后,奶都不爱吃了,这几天就喝点母乳”。宝宝发烧如果是积食引起的,那就需要把积食消除了,宝宝才会彻底康复。如果不是,那就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治疗哦。
同时,宝宝辅食与奶都吃得比较少,家长可以先看一下喂奶与辅食的顺序,如果是先喂辅食再喂奶,就很容易发生辅食跟奶都吃得很少的情况。如果已经排除了第一种情况,宝宝还是吃得少,那就可能是肠道疾病,建议及时就医哦。
宝宝积食是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小库建议家长们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早发现,避免因为疏忽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潮.小儿积食的中医调养[N].上海中医药报,2020-4-3:(10).
[2]范尼妈.宝宝积食莫慌,这样调理简单管用[J]. 江苏卫生保健,2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