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把益生菌归纳为营养品的一种,但事实上益生菌不提供营养。益生菌的本质是细菌,一种对身体有益的细菌。而想要卖好益生菌,你首先要搞懂它!
1. 益生菌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益生菌应在饭后30-60分钟后服用。饭前饥饿时,胃部中枢神经因想进食会分泌更多的胃酸,不利于益生菌存活。而饭后30-60分钟后,因食物在胃中中和了胃酸,升高了胃内的pH值,更有利于益生菌顺利进入小肠,发挥作用。
2. 为什么有的产品吃了反而加重症状(腹泻、便秘等),是益生菌的问题吗?
不是。对于部分肠道菌群已经失调或严重失调的人群,刚开始服用益生菌的前1-4周,会出现症状加重,这是益生菌在和有害菌展开斗争,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赫氏消亡反应”,俗称“好转反应”。
例如某些补充益生菌的宝宝前一段时间排便好转,但1-2周后,反而便秘加重;或是发现有些宝宝本来不腹泻,突然开始拉肚子了,这些都是正常的,通常几天至4周会消失,但肠道菌群过于失调的人群可能会更严重,要注意就医咨询。
3. 益生菌能添加在辅食、奶粉里吃吗?
可以,但不建议。益生菌添加在奶粉、辅食中没问题,但要注意冲调水温,以不超过37℃为宜,可以先冲调奶粉,晾凉至37℃左右再加益生菌。建议还是分开食用,对小月龄的宝宝服用粉剂不便时,兑水一起喝即可。
4. 吃的菌株种类越多效果越好?
不同的益生菌菌株的作用存在差异,某些菌株组合相互具有协同作用,但不是所有菌株都可以。因此吃益生菌产品没必要追求所有菌株都要吃到,建议使用前针对自身症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5. 腹泻才吃益生菌?
腹泻发生时,益生菌有助于缩短腹泻进程。尤其对于婴幼儿腹泻,在服用益生菌的同时,更需注意纠正不正当的护理方式,例如辅食添加不合理、不洁饮食、腹部着凉等情况。然而,从平时就注意维护健康的肠道环境也很关键。
6. 湿疹吃益生菌有用吗?
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肠道菌群和肠道免疫有很密切的关系。也有很多研究表示,益生菌能辅助治疗湿疹患儿,但是缺乏临床应用。加上针对湿疹使用的是大都是复合益生菌制剂,家长很难自行决定宝宝是否能使用,因此益生菌不应该作为湿疹治疗的常规推荐,如遇上宝宝湿疹,一定要就医咨询哦~
7. 益生元就是益生菌?
益生元不是活性物质,是益生菌的食物,常见的有低聚果糖、多聚果糖、菊粉等。益生元能帮助益生菌更好地在肠道定殖,同时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菌群平衡。家长们平时在选购益生菌时,可以选配料里添加益生元的产品。
8. 益生菌就是乳酸菌?
益生菌: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皮肤、生殖系统等部位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的总称。
乳酸菌:凡是能发酵葡萄糖或乳糖产生乳酸的细菌被统称为乳酸菌。
从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益生菌重点在于有益作用,而乳酸菌重点在于产乳酸。因此对身体有益的乳酸菌能被叫做益生菌,但两者不是对等关系。
9. 喝酸奶就能补益生菌?
不一定。酸奶常以保加利亚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而成,前者负责产生乳酸,促进蛋白质凝固,增加酸奶的粘稠度,后者这主要负责产香,使酸奶产生出独特香味。
传统酸奶加工时,需添加益生菌发酵,但酸奶为了延长保质期,在最终生产环节会进行灭菌处理,因此酸奶成品中不含有生物活性的益生菌,也就不具备益生菌的效果了。此外,常用的保加利亚菌和嗜热链球菌不耐胃酸和胆汁酸,经这两种菌发酵后的酸奶经胃肠道后,菌种存活率不足0.01%。
但近几年区别于传统酸奶的益生菌酸奶,额外添加有益生菌,要注意购买时看清标识上是否有“益生菌”字样。
益生菌不是“包治百病”,关键是平衡稳定,根据宝宝肠道菌群的状态针对性地补充,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1]秦劼.益生菌辅助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分析[J]. 系统医学,2021,6(14):99-101.DOI:10.19368/j.cnki.2096-1782.2021.14.099.
(责任编辑:利佳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