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营养还是智商税?5招懂营养品标签,选对产品很简单!

作者:Hi营养
2024-05-03

还在给宝宝选营养品选得眼花缭乱?不知如何是好?其实产品标签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天,Hi营养教大家1分钟读懂营养品标签!


一看名称


很多家长对于营养品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有些营养品的名称耳熟能详,但不知道补充的到底是什么营养素。选购时,一定要明确营养品的核心功能营养素及其生理活性。


例如,鱼肝油是用于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鱼油是用于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二者名称只差一个字,但有效成分却大不相同。



二看配料表


配料表中包括了生产加工所需的原料、辅料及食品添加剂,一般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也就是说含量高的排前面,含量低的排后面。通过看配料表,可以了解到营养品中的核心营养素以及食品添加剂的添加情况。对宝宝而言,建议选择配料更简单的产品。


例如,从下面两款DHA产品的配料表可以看出:


产品1成分简单,原料仅使用了藻油,辅料仅是亲和宝宝肠胃的胶囊壳材料。


产品2成分较为复杂。原料是藻油和亚麻籽油,另外还添加了4种甜味剂和食用香精(食品添加剂)。


(图片信息来源于2款市售藻油DHA产品标签)


三看含量


产品包装上描述含量的语句可以直观地体现单位含量。


下图是两款胶囊DHA和两款维生素D滴剂描述产品功效成分含量的语句。


这两款胶囊DHA,第一款1粒即可补充150mgDHA,但第二款需2粒才能补充170mgDHA;


这两款维生素D滴剂,第一款需使用1毫升可补充400IU维生素D3,第二款补充400IU维生素D3仅需4滴


(图片信息来源于4款市售产品标签)


根据这个信息,家长购买时可根据单位含量和食用量(每日*粒/每日*毫升)计算每日该营养素的均价,挑选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四看营养成分表


我国自2013年1月1日起,所有的食品必须标注‘营养成分表’或‘营养标识’,必须包括四种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和能量含量值及其所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其中,钠含量是我们重点要关注的,钠的过量摄入会增高多种疾病的风险。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1岁、4岁、7岁人群钠的每日适宜摄入量(AI)分别为700mg、900mg、1200mg。


下图展示了两款乳铁蛋白粉的营养成分表,同一类产品对比,钠含量较低者更优;


(图片信息来源于2款市售乳铁蛋白产品标签)


功能成分含量:乳铁蛋白作为功能成分,其含量也在此标明,需重点关注。


五看认证标识


目前对于国产和进口的营养品没有统一的认证标识,下图,Hi营养列出了部分公众认可的认证标识。


(Hi营养不完全统计)


购买营养品时一定要养成“五看”标签的习惯!看标签是我们得到产品信息最快捷的方式,大家不要放弃这个宝贵的知情权。细心阅读标签,做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卫士!


看到这里,你知道该如何给宝宝选择产品了吗?


今天的文章到此为止啦!快动动手指点赞、评论、转发吧~

来自:Hi营养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