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配方奶比母乳好的比例上升,中国消协:有商家以过敏恐吓推销

作者:宋承翰
2019-08-02

8月1日,在2019促进母乳喂养国际高峰论上,中国消费者协会商品服务监督部主任皮小林在发言时表示,中国消费者对母乳代用品存在认知偏差,非爱婴医院分娩的婴儿使用母乳代用品的情况有明显增长,当前母乳代用品市场存在信息恐吓等问题。

母乳喂养.jpg

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曹建雄 摄)

非爱婴医院出生婴儿食用奶粉比例上涨至68.6%

母乳代用品包括以婴儿为对象的奶粉等婴儿配方食品;部分或全部替代母乳的其他乳及乳制品、食品和饮料,以及奶瓶和奶嘴等。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营销与母乳喂养有竞争关系的母乳代用品,往往对母亲选择母乳喂养产生负面影响。而母乳喂养在大多情况下,是最适宜婴儿的方式。

皮小林也在调研中发现,中国当前的母乳代用品市场,“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他表示,当前消费者对母乳替代品的认知偏差更为严重。

据皮小林介绍,中国消协曾在2007年和2018年分别开展母乳代用品宣传和销售行为调查。相隔11年,多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并不乐观。

数据显示,认为婴儿配方奶粉比母乳好的母亲,由2007年的5.1%上升到2018年的11.16%,而认为母乳更好的比例,则由83.2%下降到77.45%。

此外,非爱婴医院出生的婴儿,使用母乳代用品的比例也出现明显增长。在2007年,这些婴儿食用奶粉的比例为48.3%,11年后上涨到68.6%,增幅超四分之一。

“我们现在的市场,还是比较令人担心。” 皮小林说。

有母乳代用品以信息恐吓推销产品

认知偏差从何而来?皮小林指出,母亲们接触母乳替代品广告、宣传的比例相当高,也由此承受更大的压力。

数据显示,2018年,在怀孕或哺乳期间,有74.11%的受访母亲在电视中见过奶瓶或奶嘴广告,63.37%的母亲遇到奶粉厂家代表推销奶粉;有44.85%的母亲遇到医务人员推荐奶粉。

“这个数据,是挺可怕的。” 皮小林感叹道。

皮小林发现,很多母婴店在销售母婴替代品时,会使用二维码等技术手段,以奖励、满减、优惠等形式,推销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皮小林表示,还有一些产品使用信息恐吓来推销。例如,婴儿过敏的概率很低,但某些品牌会将婴儿过敏的概念扩大,以此推销产品。

如何解决母乳代用品市场的种种乱象?皮小林认为,可从法律落地和信息传播等方面入手。

他表示,国家层面已有母婴保健法等多项法律,但仅有广东、四川、武汉等地落实较好,“其他地方我感觉还有差距”。他表示,医务人员应承担起相应责任,并推进爱婴医院建设。

此外,他认为,家庭、单位、社区、社会等,都应该对母婴喂养形成共识,“一起促进、保护、鼓励、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

世卫组织建议,除少数医疗例外情况(如母亲接受放疗),应在婴儿出生后一个小时之内开始母乳亲喂,并在婴儿前六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婴儿不食用包括水在内的任何食物、饮料。

“母乳喂养在为婴儿提供理想食品方面无可比拟”,世界卫生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总结了母乳喂养的多项好处。

例如,将母乳喂养率提高到近乎普遍的水平,可以每年挽救82万余人的生命。提高母乳喂养率,可以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预防近半数腹泻病,和三分之一的呼吸道感染发生。母乳亲喂的儿童更不可能出现超重或肥胖,也更不容易在生命更晚阶段罹患糖尿病。

母乳喂养的儿童在智商测试中,也表现的更好。据估计,2012年,不母乳喂养等引起的认知能力低下,导致全球经济损失达3千多亿美元。

奶瓶、奶粉等产品,还存在较高的污染风险,导致年幼婴儿发生感染,威胁生命。世卫组织表示,婴儿配方奶并非无菌产品,可能带有引发致命疾病的微生物。而许多家庭并不能满足人工喂养的卫生标准。

此外,母乳喂养的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更低,且母乳喂养有助于延迟母亲再度怀孕时间,并降低产后大出血的风险。


来自:南方都市报
分享
0
相关文章
我要评价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用户评论
小程序
个人中心
意见反馈